漱石的拼音、解释、组词
漱石的简介:
shù shí/dàn
1.亦作"潄石"。 2.冲刷岩石。 3.谓闲居;隐居。
1.亦作"潄石"。 2.冲刷岩石。 3.谓闲居;隐居。
- AI解释
《漱石》这个词来源于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1916年)的名字。在中国大陆,有时会将夏目漱石的作品或他的名字直接称为“漱石”,以简化表达。
详细解释
- 出处:“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的笔名,在中国大陆常用于指代这位作家及其作品。
- 含义与象征:漱石之名取自自然山水中的一种意象,用以隐喻作者如泉水一般纯净、清澈的心灵和文风,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力。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并且不乏幽默诙谐。
造句
- 作为翻译家的名字:在翻译界,有这样一位译者,他笔下的夏目漱石《我是猫》充满机智与哲理,让无数读者眼前一亮。
- 文学评价:夏目漱石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犀利的社会批判,成为近代日本文学中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如《草枕》、《三四郎》等被广泛阅读与研究,被誉为“漱石”。
- 文化影响:在当代中国,对夏目的欣赏不仅限于学者,许多普通读者也通过《少爷》《明暗》等作品感受到他的魅力,并称其为“漱石”。
- 学术讨论:近年来,国内外的文学研究者们围绕着夏目漱石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探讨,“漱石”的身份因此成为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 个人爱好:我是个文学爱好者,特别喜欢读《心》,这是夏目的代表作之一。每次阅读都让我想起那位被誉为“漱石”的伟大作家。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漱石”作为一个名字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广泛使用和其背后所蕴含的多重意义。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