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月的简介:

zhú yuè
1.竹林中的月色。

  • AI解释

词语“竹月”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竹”和“月”,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含义,结合在一起则富含着丰富的意境与情感。

  1.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不屈的精神。自古以来,竹子就是文人墨客赞美与歌颂的对象之一。它四季常青,挺拔秀丽,且生长迅速,往往被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清高的品质。

  2.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代表的是纯洁、美好以及无尽的思念之情。明月常常出现在思乡诗文中,寄托着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与祝愿。

竹月”一词虽未直接作为固定词汇存在,但其组合却常用来描绘一种清幽雅致的画面或意境。它描述的是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几根修长挺拔的翠竹映照出宁静而美丽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造句示例:

  1.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漫步于庭院之中,只见那一轮明月斜挂在天际,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几竿翠竹在月下更显得清雅别致。
  2. 皎洁的月光下,那一片绿竹随风轻轻摇曳,如同一首无言的诗篇,让人心生宁静与向往。
  3. 夜半时分,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旁,听着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望着明月如洗,心中不由得涌起无限思绪。
  4. 她喜欢在满月之夜漫步于竹林之中,享受着那清冷的月光与翠绿的竹影交织而成的独特风景。
  5. 诗人笔下的“竹月”是那么地美好而纯净,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雅致。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