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1907-1988)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军(1907-1988)的简介:
xiāo jūn (1907-1988)
小说家。辽宁义县人。东北陆军讲武堂肄业。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文化报》总编辑。建国后任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等。所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为之作序。另有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曾与萧红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
小说家。辽宁义县人。东北陆军讲武堂肄业。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文化报》总编辑。建国后任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等。所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为之作序。另有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曾与萧红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
- AI解释
《萧军(1907-1988)》是对中国著名作家和革命家萧军生平及作品的一般性介绍。萧军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深情、质朴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
详细解释
萧军(1907-1988):萧军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及翻译家,原名刘鸿霖。他出生于辽宁义县一个农民家庭,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曾参与抗日斗争,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探讨了东北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社会变迁,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萧军的代表作包括《八月的乡村》、《商市街》等小说,以及《跋涉》(自传体长篇)等一系列回忆录和随笔集,这些作品以其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左翼文艺运动,并与鲁迅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造句
- 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生动地描绘了东北农村的生活画卷。
-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萧军用笔记录下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 阅读萧军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人文关怀。
-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萧军的名字被载入史册。
- 萧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