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责的拼音、解释、组词

讥责的简介:

jī zé/zhài
1.讥讽指责。

  • AI解释

讥责》这个词由“讥”和“责”两个字组成。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通过尖刻、嘲笑的方式指责或批评别人,带有明显的贬义。

  • :是指用讽刺的语言、态度来评价某人或某事。
  • :即责备,指因为某事而批评对方,可能伴随负面情绪如不满、愤怒等。

整体来说,《讥责》表达了通过讽刺和责备的方式进行非建设性的批评。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那些不友好的、带有嘲笑性质的批评行为,在日常交流或社会交往中应该避免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以促进和谐与理解。

造句

  1. 他被同事讥责为懒惰的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2. 不要用讥责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朋友,这只会让关系变得更糟。
  3. 她的发言充满了对对手的讥责,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4. 在团队讨论中,避免使用讥责的方式表达意见,应更多采取建设性批评的方法。
  5. 面对长辈的严厉言辞,我学会了不轻易去讥责他人,转而寻求更有效沟通方式。

这些例子展示了《讥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含义。使用时应注意其负面情感色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或伤害。

分词解释

1 讽刺,挖苦:~讽。~评。~笑。~诮。冷~热嘲。2 查问,察问。3 指责,非议:~议。~弹(tán )(指责,抨击)。4 规劝。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