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诸科的简介:

zhū kē
1.唐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 2.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南宋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

  • AI解释

诸科》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它指的是各种不同的科目或学科。通常用于描述某一领域内涵盖的所有知识范畴或是官职分类的一种总称。具体到历史或者文化语境中,《诸科》可能涉及的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中的多个考试类别。

详细解释

  • 科举制度中的概念:在唐宋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多种科目,如明经、进士、明法等,统称为“诸科”。
  • 知识分类上的运用:在更广泛的知识或学问分类中,“诸科”也可以指代所有学科的总称。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朝廷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些考试涉及多个科目,统称为“诸科”。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体系日益丰富多元,《诸科》的概念也随之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刻。
  3. 历史上的《诸科》,如明经、进士等,是衡量一个人学识的重要标准之一。
  4. 在那个时代,学者们往往需要全面掌握各种“诸科”的知识,以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5. 今天,虽然我们不再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诸科”来评判个人能力,但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仍然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句子旨在说明《诸科》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和背景,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特定的意思。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