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造的拼音、解释、组词

诈造的简介:

zhà zào
1.伪造。

  • AI解释

诈造》词义详解

诈造,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一般用于描述故意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有时也用于指通过伪造证据、文书等手段进行欺骗活动。“诈”有“虚假”之意,“造”在这里则可以理解为制造或者构造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含义诈造通常指的是未经证实而编造出某种情况、信息或证据。
  2. 用法: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故意的虚构行为,比如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编造事实。它也可以指通过伪造文件、数据等手段进行欺骗的行为。
  3. 语境:在现代汉语中,“诈造”这一词较少单独出现,更多时候会被拆解为“制造假象”、“捏造事实”等方式来表达其含义。

造句

  1. 在这次案件中,嫌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决定通过诈造证据来误导警方的调查。
  2. 公司管理层决定采取措施防范员工在报告业绩时进行诈造行为。
  3. 他被控以诈造账目、企图骗取公司资金为名接受审判。
  4. 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他人利用诈造信息损害公共利益和舆论环境。
  5. 警方提醒公众,在面对官方发布的消息之前要仔细甄别真伪,以防成为某些人诈造事实的牺牲品。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诈造”的使用场景及其潜在的危害性。

分词解释

zhà

1 欺骗,用手段诓骗:欺~。~骗。~取。~财。~哄。尔虞我~。~语(骗人的话)。2 假装:~死。~降。3 古同“乍”,突然。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