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苏的拼音、解释、组词

赤苏的简介:

chì sū
1.紫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苏》。

  • AI解释

赤苏”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或固定词汇,而更多的是出现在特定语境中。从字面意思来看,“赤”通常指红色,象征热情、革命或者某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苏”则有复苏、苏醒之意。因此,在没有更多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推测“赤苏”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经过苦难后重新焕发活力的状态,或者是革命或斗争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以下是五个以“赤苏”的意思为基础的造句:

  1. 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中国经济终于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赤苏期”。

  2.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赤苏号”主题列车在各大城市上线运营。

  3. 在这次革命中,年轻的共产党人成为了引领全国“赤苏”的重要力量。

  4. 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赤苏”。

  5. 中国女排以其不屈的精神,在低谷中不断崛起,迎来一次又一次的“赤苏时刻”。

请注意,“赤苏”一词并非汉语中常见的词汇或成语,并且上述造句是基于推测和联想创造的例子。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其含义。

分词解释

chì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4 裸露:~脚(光脚)。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