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傥若的简介:

tǎng ruò
1.假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假如、如果。《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太平广记.卷八三.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人当尽焦螟耳。」

傥若》是“倘若是”的省略形式,其中,“倘使”表示假设或假如的意思;“若”即“如果”。整体表达的是一个假设性的情况。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详细解释:

  1. 结构:“倘”与“若”结合使用,简化了“倘使……若”的复杂表述。
  2. 语义:表示一种可能性或假设的情境,并非真实发生的情况。
  3. 语气:较为委婉、谦逊,在表达意见或提出建议时显得更加柔和。

造句:

  1. 倘若天气好,我们就可以去公园野餐了。
  2. 如果你有空闲时间,倘若是周末的话,我可以请你一起看电影。
  3. 倘若这次考试不及格,我就得补考一次。
  4. 假如有机会出国旅游,你最想去哪个国家呢?
  5. 倘若能和家人一起去旅行,那该多好啊。

这些句子展示了“倘若”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