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附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附的简介:

zhāo fù
1.招之使依附。

  • AI解释

招附》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政府或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收编外来的人群或者流民,使之成为自己势力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可能涉及优惠政策、土地分配等措施。现代语境下使用较少,但有时也用来指较为宽泛的“归顺”、“加入”的意思。

以下是5个造句:

  1. 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防御,曾采取招附政策,成功收编了一些游牧民族,壮大了汉朝的力量。
  2. 唐朝初期,李渊以优厚条件招附当地豪强,稳定了地方秩序,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在明朝末年,流民问题严重,朝廷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实施了一系列招附措施来安置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
  4. 清初满洲入关后,采取了招抚降军的政策,成功将一些明军收编为清军,加强了军事力量。
  5. 当前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招附计划,旨在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发展。

请注意,在使用《招附》这个词时,需考虑具体的语境和历史背景,以避免引起误解或不适当的联想。

分词解释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