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的拼音、解释、组词

伐檀的简介:

fá tán
《诗·魏风》篇名。诗中指责奴隶主贵族霸占奴隶们的劳动成果,是一群吃白食的寄生虫,表达了奴隶阶级对统治者的憎恶和愤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伐檀,刺贪也。」首章二句为:「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伐檀》是出自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首诗歌,收录于《诗经·魏风》中。这首诗反映了劳动者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从字面上看,“伐檀”意味着砍伐檀树,但在这首诗中,它象征着剥削、压迫或资源被剥夺等意思。

详细解释

  • 主题:《伐檀》主要是通过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以及对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满来反映社会不公的问题。
  • 情感与目的:这首诗表达了劳动者对统治者无度征税和剥削行为的愤怒,反映了奴隶制或封建社会中下层人民遭受压迫的事实。

造句

  1. 这首《伐檀》不仅描述了古代劳动者的辛勤生活,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中存在的严重不公。
  2. 在《伐檀》这首诗里,诗人用伐树的比喻来表达对剥削者无情掠夺资源的愤怒和批判。
  3. 通过《伐檀》,我们能够窥探到古代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不公正对待的感受。
  4. 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伐檀》中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它触及了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基本问题。
  5. 在学习《诗经》时,《伐檀》这首作品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古代社会劳动者的艰辛以及对不公现象的强烈抗议。

请注意,“伐檀”作为《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并没有直接提供具体的词义解释,上述内容是对该诗歌主题、背景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上下文适当调整造句的内容和结构。

分词解释

1 砍:~树。砍~。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tán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