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津吏的简介:
jīn lì
1.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1.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管理渡船津梁的官吏。《晋书.卷六.元帝纪》:「帝既至河阳,为津吏所止。」唐.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杯酒霑津吏,衣裳与钓翁。」
《津吏》一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指的是负责管理渡口、桥梁或水道的官职。在古代中国,“津”是指水路交通要道或是渡口的地方,“吏”则是指那些担任公务的人。“津吏”的职责包括维护交通秩序、征收过桥或过河费用等。根据史料记载,这种职位通常属于较低级别的官员。
详细解释:
- 职能:管理河道、桥梁和渡口的事务,保证水路交通的安全与秩序。
- 地位:在古代官僚体系中,一般为低级官职,直接面向民众处理日常事务。
- 职责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过往船只或行人是否按规定交纳费用、监督维护桥梁及航道、调解争端等。
造句:
- 明朝时期,各地的渡口都设有津吏来确保水上运输的安全与秩序。
- 在那个时代,想要过河的人必须向津吏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通过。
- 津吏们需要熟知水文情况,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水上事故。
- 他年轻时曾在运河边担任过一段时期的津吏,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 古代的津吏不仅要负责管理船只和行人,还要定期检查桥梁的安全状况。
这些句子展示了“津吏”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日常工作的多样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