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为邦本的简介:
mín wéi bāng běn
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 AI解释
《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源自儒家思想。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意思是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这一观点强调政府应当重视民生、关注百姓疾苦,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详细解释:
- 民:指人民、民众。
- 邦:古代指国家或诸侯国。
- 本:比喻事物的基础或者根本部分。
这句话意在表达一个道理,即只有人民群众得到良好的治理和妥善的照顾,才能确保国家稳定和发展。它强调了统治者应当把满足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种社会治理理念。
造句:
- 古代有“民为邦本”的说法,这说明关注民生是治国的重要原则。
- 在现代社会,“民为邦本”这一思想依然适用,政府需要重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 面对经济危机,执政者应当牢记“民为邦本”,确保民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民为邦本”,深入基层了解民意、解决民生问题。
-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民为邦本”的理念提醒我们必须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民为邦本”这一思想的应用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邦
bāng
1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