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袍的拼音、解释、组词
方袍的简介:
fāng páo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2.借指僧人。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2.借指僧人。
- AI解释
《方袍》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较为生僻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僧侣或道士所穿的一种长袍,特点是布质,宽大而宽松,颜色多为灰色、褐色或者黑色等朴素的颜色。这种服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佛教和道教徒日常修行时的重要标志之一。
详细解释:
- 起源: 方袍的名称可能来源于其外观上的方正、规整的特点。
- 功能: 不仅作为僧侣或道士穿着的衣物,还承载着宗教信仰的象征意义。不同宗派或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款式和细节设计。
- 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袍与禅宗、道教等宗教及哲学思想紧密相关。
造句:
- 这位高僧身穿一件素色方袍,在晨钟暮鼓声中诵经打坐。
- 老道士的身上披着一件旧布制的方袍,脚踏草鞋,显得分外仙风道骨。
- 方丈身着一袭深蓝方袍,正站在寺庙的大雄宝殿前主持法会。
- 智慧的禅师常穿着一件青灰色的方袍,在庙宇中传授佛法。
- 清晨,一位道士披着轻薄的方袍,手执拂尘缓缓走过山间的小径。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来体现“方袍”这一词汇在描述僧侣或道士身份时的作用。
分词解释
方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袍
páo
1 中式长衣:~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2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