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协律的简介:
xié lǜ
1.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2.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韩愈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刘禹锡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3.符合音律或格律。 4.配以音乐声律,犹言谱曲。
1.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2.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韩愈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刘禹锡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3.符合音律或格律。 4.配以音乐声律,犹言谱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调和律吕。《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
2. 符合格律。宋.刘克庄〈贺新郎.鬓雪今千缕〉词:「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协律》这个词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标准词组或术语。不过,“协”和“律”这两个字分别都有其含义,并且在古文中经常被组合使用,多用于描述音乐、法律或者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 协:意为和谐,协调;也指合作,协作。
- 律:在古代常指的是音律、乐律,即音乐的规律或规则。此外,“律”还有法律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见。
结合这两个字的理解,《协律》可以被理解为“和谐于音律”、“使音乐和谐”,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延伸至治国理政中的和谐与协调(如“协律于国家治理”)。但更具体的应用和解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造句
- 在编排这场音乐会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不同的乐器进行协律搭配,以达到整体的和谐效果。
- 古代乐师通过精心研究《协律图谱》,使得演奏出来的音乐更加完美和谐。
- 政治家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注重各方面的协调统一,实现社会的“协律”状态。
- 这场演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主创团队对音乐风格进行了深刻的协律思考。
- 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我们倡导建立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以达到整体社会的和谐“协律”。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