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纪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纪的简介:

jié jì/jǐ
1.犹节期。纪为纪年的单位﹐若干年循环一次为一纪。

  • AI解释

关于“节纪”的词语,通常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不过从字面意义来推测,“节”可以指代节日、时节或者风格、气度;“纪”则可能指向纪年或记载。“节纪”,如果结合这两个词的含义进行理解,可能会有类似“按节令、季节或节日的特点记载”的意思。然而,这个词在正式文本和常见用语中并不频繁出现。

为了提供一个更贴近实际应用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假设性的术语或者是在特定领域中的专有名词。下面尝试给出几个可能的解释及其造句:

  1. 按时节记录的史书或文献:指按照季节、节气等自然规律来记录的历史文献。
  2. 例句:“《节纪》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古代农耕社会在不同季节进行的各种活动。”

  3. 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的记录:特指对各个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习俗等信息的系统整理和记载。

  4. 例句:“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节纪》收录了许多关于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的相关资料。”

  5. 季节特征的文学作品集:是指专门收集或编撰有关描述不同季节特性的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书籍。

  6. 例句:“他编写了一本《节纪》,里面包含了四季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感悟。”

  7. 根据月份特点进行总结的工作报告:在现代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中,可能会用“节纪”来表示按照不同月份的特点而编制的工作计划或总结报告。

  8. 例句:“公司每季度都会编写一份《节纪》,其中包含了对过去三个月经营状况的详细分析和下个季度的发展规划。”

  9. 节日庆典活动的时间表:在组织大型庆典或者节日庆祝活动中,可能会使用“节纪”来表示一个详细的活动时间安排。

  10. 例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节纪》被制作成了电子版并分发给每位参与者。”

需要注意的是,“节纪”的具体含义可能因上下文而有所不同。以上解释是基于对“节”和“纪”两个字的广泛理解进行的推测性解读,如果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该词,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含义。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jì,jǐ

1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4 法度:~律。违法乱~。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