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作用的拼音、解释、组词

蒸腾作用的简介:

zhēng téng zuò yòng
水分通过植物体表(主要是叶子),以气体状态蒸发散失到体外的一种生理现象。按发生部位,可分气孔蒸腾、角质层蒸腾、周皮蒸腾。能促使根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降低植物体内的温度。

  • AI解释

蒸腾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植物通过叶片以及其他部分向空气中释放水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水分和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帮助调节植物体内外的温度,并且对水循环有重要影响。

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机制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或其它绿色器官(如茎、花)的微小孔隙——气孔向大气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而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利用在光合作用和合成有机物中。 2. 过程:当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导管从根系向上运输到叶片时,在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或液滴,由于叶子外侧湿度低于内部,产生了一种压力差。这种压力促使水分以蒸汽形式穿过气孔排出,从而完成蒸腾作用。 3. 重要性蒸腾作用不仅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还对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保持植物体的温度稳定,并且能够促进根部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接下来提供五个与“蒸腾作用”相关的句子: 1. 秋天的时候,树木减少蒸腾作用以适应季节变化。 2. 通过增加土壤湿度可以提高植物的蒸腾效率。 3. 夜晚时分,由于气孔关闭,植物会显著降低其蒸腾速率。 4. 高温干燥环境下,过度的蒸腾作用可能导致植物脱水甚至死亡。 5. 在设计温室环境时,需考虑减少不必要的蒸腾损失以节约水资源。

分词解释

zhēng

1 热气上升:~汽。~腾。~发。~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馏。云~霞蔚。~~日上。2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饼。~饺。~笼。3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烛。4 细小的木柴。

téng

1 奔跑,跳跃:~骧。奔~。欢~。~跃。~越。2 上升:~空。~云驾雾。升~。飞~。飞黄~达。3 空出来,挪移:~退。~个地方。4 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折~。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yòng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2 可供使用的:~品。~具。3 进饭食的婉辞:~饭。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7 因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