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理策的简介:

lǐ cè
1.犹扶杖,拄杖。

  • AI解释

关于“理策”的理解,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并不常见,其含义可能较为特定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理”通常指的是道理、原则或规则,“策”则常用于指策略或计策。结合这两个词的常用意义来看,“理策”可能可以被解读为根据道理和原则制定的战略或者计划。

不过,为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我们应当参照古籍或者其他权威资料来进行解释。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解释:“理策”可能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指的是基于深刻理解和原则所制定的策略或方案。

造句

  1.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领导者都注重在制定决策之前深思熟虑地进行“理策”,以此来确保他们的行动不仅明智而且有效。
  2. 在现代社会中,“理策”这个概念仍然适用,它强调了从理性分析出发,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策略规划。
  3. 理策”的精髓在于其强调了在复杂决策过程中遵循基本原则的重要性,这对于任何组织或个人都非常有益。
  4. 面对复杂的环境变化时,灵活运用“理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适应未来发展的战略计划。
  5. 无论是在商界还是政坛,“理策”都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理智和原则性。

请注意,这些句子中的解释是基于一般意义上对“理策”的理解而构建的,并非直接来源于古代文献。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历史或学术解释,请查阅相关古籍或咨询历史学、汉语言文学专家。

分词解释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