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喜士的简介:
xǐ shì
1.好客;喜接纳贤士。
1.好客;喜接纳贤士。
- AI解释
《喜士》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从字面上来看,“喜”意为喜欢、喜爱;“士”,古指有学问、有品德的人。因此可以理解成“喜欢贤才”的意思。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常见,强调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尊重和重视。
详细解释: 1. 在中国古代政治理念里,“喜士”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对有能力、有德行之人的喜爱与接纳。 2. 这种观念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礼贤下士”,即以礼对待贤能的人,乐于招揽人才的政治理想。 3. “喜士”的行为通常被视为仁君的表现,能够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和治理能力。
造句:
- 古代明君多有“喜士”之名,孔子曾说:“君子不器”,意即贤能之士不应局限于一技之长,而是应当被广泛地发掘与利用。
- 汉武帝以其“喜士”的政策,广纳天下英才,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喜士”被视为君子的行为,它不仅关乎个人修养,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 唐太宗李世民以“喜士”闻名于史,他虚怀若谷,广纳贤才,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 今天的企业家也应当具备“喜士”的精神,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分词解释
喜
xǐ
1 高兴,快乐:欢~。~悦。~讯。~剧。~气。~色。~幸。~乐(lè ㄌㄜˋ)。~洋洋。欢天~地。欣~若狂。2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事。~酒。~糖。~蛋。~联。~幛。~雨。~报。~庆。贺~。报~。3 妇女怀孕:害~。她有~了。4 爱好:~爱。~好(好)。~欢。好(hào ㄏㄠˋ)大~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5 适于:~光植物。海带~荤。6 姓。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