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 )的拼音、解释、组词
季羡林(1911- )的简介:
jì xiàn lín (1911- )
翻译家,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及散文集《朗润集》,译有《沙恭达罗》、《罗摩衍那》、《五卷书》等。
翻译家,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印度简史》、《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及散文集《朗润集》,译有《沙恭达罗》、《罗摩衍那》、《五卷书》等。
- AI解释
季羡林,全名季文波(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是一位著名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及翻译家。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是中国著名的东方学学者之一,在梵语、巴利语等古印度语言研究方面贡献卓著。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学术界的巨擘,更是备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在教育领域也影响深远。季老以文笔优雅、思想深刻而闻名,他的著作《牛棚杂忆》及《留德十年》等,记录了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他对人生、文化与教育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五个使用“季羡林”这一词语的造句:
-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论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留德十年》这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自传,记录了他留学德国的经历和思想转变。
- 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里,季羡林的名字始终与知识、智慧联系在一起。
-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文化犹如一潭活水”,这句话被许多学者引用为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 每次提到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我都会想起他那独特的幽默感和深邃的思想。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