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褒贬的拼音、解释、组词
笔削褒贬的简介:
bǐ xiāo bāo biǎn
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笔削褒贬: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史家著史时的一种做法,指的是在记录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的过程中,通过文字进行评价、评判。其中“笔”指书写,“削”即修改或删减;“褒”是赞扬、表扬,“贬”则是批评、指责。
这一成语强调了史官在编纂史料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记载事实,还要能恰当地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学严谨的修史传统以及注重伦理道德观的价值取向。它常被用来形容撰写历史或评论时能够准确而公正地表达对事件或人物的看法。
造句
- 他写文章力求做到笔削褒贬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事实,也不轻视历史的教训。
- 这部史书被誉为史家笔削褒贬的经典之作,不仅详尽记录了朝代更迭的历史,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 他在编写公司年鉴时,总是注重笔削褒贬,既表扬了优秀的团队成员,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这部作品虽然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较为严厉,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客观公正的态度,在笔削褒贬中找到了平衡点。
- 作为一名严肃的历史学家,他一直秉持着史家笔削褒贬的精神,努力做到既忠实于事实,又不失独立见解。
这些句子生动地展示了“笔削褒贬”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削
xiāo,xuē
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褒
bāo
1 赞扬,夸奖,与“贬”相对:~奖。~扬。~贬。~义词。2 衣襟宽大:~衣博带。3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贬
biǎn
1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低。~义。褒~(①评论好坏;②指出缺点)。2 减低,降低:~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