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授民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敬授民时的简介:
jìng shòu mín shí
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 AI解释
词语《敬授民时》的详细解释
《敬授民时》是一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用来形容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令与农事的关系。这里的“敬”是恭敬、尊重的意思,“授”意为教导或传授;“民”指的是百姓或者农民,“时”则是指适时的农时。
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强调古代的君主或是管理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并且会通过多种方式(如编撰历法、发布农事指导等)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障民众的生活需求。在古代社会中,农业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敬授民时”体现了重视农业、尊重自然规律的政治态度。
造句
- 古代王朝为了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特别注意“敬授民时”,制定详细的农时节令指导书。
- 在古代中国,每当重要的节气到来,皇帝便会亲自举行祭祀仪式,以示对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 通过对传统农业知识的传承,“敬授民时”的理念在今天仍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现代农业管理。
- 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气象服务和技术指导,正是为了“敬授民时”,保障农民朋友们不误农时。
- “敬授民时”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更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分词解释
敬
jìng
1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òng )。~爱。~仰。恭~。~辞。~慕。~献。2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3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4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5 姓。
授
shòu
1 给,与:~予。~权。~命。~奖。~旗。~衔。~意。2 教,传给:~业。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