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民的简介:

xiāng mín
1.指周代六乡之民。 2.乡下人;农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乡的居民。【例】要建设家乡,需要全体乡民共同努力。

1. 住在乡下的人。《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

《乡民》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生活在乡村、乡镇或农村地区的人们。这类人群往往从事农业或其他与土地相关的活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对较为传统,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

详细解释:

  1. 地域性:主要指居住在乡村区域的人群。
  2. 职业属性:多以农民、手工业者等为主,依赖自然环境从事农业生产或手工劳作。
  3. 文化特点:乡民的文化往往较为传统和保守,但也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4. 社会地位与观念: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被看做是相较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淳朴、热情的人群。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造句:

  1. 这位老农夫是乡民中最有经验的一位。
  2. 那个村子的乡民们每年都会举行传统的秋收庆典。
  3. 小张是城市长大的孩子,但他对乡村的乡民生活十分向往。
  4.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乡民的生活方式。
  5.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许多乡镇努力吸引城市游客,带动了乡民经济收入的增长。

分词解释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