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毛大伯的拼音、解释、组词

兔毛大伯的简介:

tù máo dà/dài/tài bó/bǎi/bà
1.谓土财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宋元时泛称老人为「兔毛大伯」。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风套.五煞〉:「扑红旗裹著惯老,拖白练著????䐐,兔毛大伯难中矁。」

《兔毛大伯》这个词语听起来像是一个带有浓厚地方色彩或者童话故事色彩的称呼,它并没有被正式定义在汉语标准词汇中。不过,根据字面意思和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创意表达,我们可以推断这可能是一种对某种人物或者动物形象的幽默性或夸张性的描述。

如果我们将“兔毛大伯”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说法来理解,那么可以认为它是指一个身披长白兔毛的人、具有兔子特性的老者,或者是以兔毛为特征的人物。这种称呼可能是基于某个人物的特点或是某种文化背景的产物。

以下是根据这一想象进行的一些造句:

  1. 老人穿着一身兔毛大衣,在雪地里显得特别显眼。
  2. 小明把家里的小兔子剪下的白兔毛缝在了大伯的衣服上,说这下大伯成了“兔毛大伯”。
  3. 在这个节日的童话故事里,“兔毛大伯”是带领动物们共同庆祝的朋友。
  4. 每年冬日,村子里都会出现一个被称为“兔毛大伯”的老人,他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为大家送来热腾腾的食物和快乐的话语。
  5. “兔毛大伯”是我们村里的传说人物,据说他有神奇的魔法能让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请注意,《兔毛大伯》并非正式词语或常见语句的一部分。以上造句是基于对“兔毛大伯”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行的虚构创作。

分词解释

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