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爵赘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卖爵赘子的简介:
mài jué zhuì zǐ
爵:爵位;赘:抵押。因生活所迫,靠出卖爵位,抵押子女来维持生活。
爵:爵位;赘:抵押。因生活所迫,靠出卖爵位,抵押子女来维持生活。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赘,以物为质而借贷。卖爵赘子指贫困至无法生活,只好卖去官位、抵押儿子,以求维持生计。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亦作卖爵鬻子。
1. 赘,以物为质而借贷。卖爵赘子指贫困至无法生活,只好卖去官位、抵押儿子,以求维持生计。《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也作「卖爵鬻子」。
《卖爵赘子》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语汇,而似乎是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提炼出的一个表达。根据“卖爵”和“赘子”的字面意思来拆解,“卖爵”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人们可以通过支付一定金额来获得官职;“赘子”,在古代家庭中特指入赘女婿或女家的儿子。结合在一起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特殊的交易行为或者社会现象。
若要对《卖爵赘子》进行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则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即以支付金钱的方式获得某种特权地位(如官职)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入赘或婚姻关系的变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是基于对词汇字面意义的理解和推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或固定表达。
下面是几个根据这个概念编造的例子:
- 在那个时代,为了能谋得一官半职,人们不惜卖爵赘子,只为改变命运。
- 古代的文人常常梦想着通过卖爵赘子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 他决定卖爵赘子换取一个职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家乡百姓。
- 卖爵赘子在古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也揭示了人性中的无奈与挣扎。
- 历史记载中不乏有通过卖爵赘子获得官职的例子,这从侧面说明了那个时期选拔官员的某些机制。
请注意,这些句子都是基于对“卖爵赘子”这一概念的理解而创造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成语或表达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述。
分词解释
卖
mài
1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2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3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4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爵
jué
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3 古同“雀”。
赘
zhuì
1 多余的,多而无用的:累(léi )~。~述。~言。~词。2 招女婿:~婿。入~。招~。3 会聚。4 方言,使受累赘:这孩子~得我什么也干不了。5 同“ 缀 ”,连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