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洽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物洽闻的简介:
bó wù qià wén
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见识广博。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十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亦作博物多闻。
1. 见识广博。《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隋书.卷五八.明克让传》:「于时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士,至于博物洽闻,皆出其下。」也作「博物多闻」。
词语“博物洽闻”出自汉语,其含义较为丰富。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不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专长,而是广泛涉猎了各个领域,并且对这些领域的了解和掌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博物”意味着拥有广泛的自然或文化方面的知识;“洽闻”表示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具体解释如下: - 博物:广泛地学习和研究各种事物的知识。 - 洽闻:指知识渊博,见多识广。
这句话强调的是个人在获取和运用信息方面的能力及广泛性。使用时可以形容一个人具备了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对社会、自然以及历史文化等领域都有所了解并能加以应用或评价。
下面是五个造句示例:
-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不仅精通物理学,还通晓生物学、化学等其他多个领域,真可谓博物洽闻。
- 老师经常引用历史典故来说明道理,学生们都很佩服他的博物洽闻。
- 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背景,这样的要求正符合“博物洽闻”的定义。
- 他不仅在工作上表现优异,在业余时间还涉猎文学、艺术等领域,真是一位真正的博物洽闻之人。
- 在准备这个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演讲时,他广泛搜集资料,确保了自己有足够的信息来支撑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观点——这正是博物洽闻的最佳体现。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洽
qià
1 跟人联系,商量:面~。接~。2 谐和:融~。3 广博,周遍:博识~闻。4 沾湿,浸润:内~五脏。
闻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