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的拼音、解释、组词

令史的简介:

líng/lǐng/lìng shǐ
1.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掌文书事务。《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用廉为令史,事太尉亚夫。」后泛指官府中的胥吏。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眼睁睁棍棒淋漓,包待制又葫芦提,令史每装不知。」《水浒传》第二七回:「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王婆口词,一般供说。」

令史》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其具体职能和级别可能根据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所差异。通常,《令史》属于低级文职官员,负责记录、文书处理或辅助上级官员执行日常事务。在某些时期,这一职位也可能是向上晋升的途径之一。

详细解释

  • 定义:《令史》一般是指辅助官府命令执行和记录工作的职员。
  • 职责: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撰写官方文件、起草文书、整理档案等。
  • 地位与级别:在古代官僚体系中,《令史》属于较低级别的官员,具体等级可能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造句

  1. 在汉代的政府机关里,许多《令史》负责起草重要的行政文件。
  2.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令史》,但他的工作却直接关系到朝廷的重要决策能否准确执行。
  3. 王家的儿子凭借出色的文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科举后被任命为《令史》,从此踏入官场的大门。
  4. 令史》的工作虽然不显眼,却是维系政府日常运作不可或缺的一环。
  5. 在古代的官僚体系中,《令史》这样的职位通常被视为进入更高层次仕途的第一步。

分词解释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