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日的拼音、解释、组词

历日的简介:

lì rì
1.日历,历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历日。宋.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二首之二:「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

2. 经过的时日。《汉书.卷四.文帝纪》:「朕获执牺牲、珪币,以事上帝宗朝,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

《历日》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用来指古代的一种日历或日书,是按照特定的历法编排的日历。古代中国有许多不同的历法体系,如夏历、殷历、周历等,这些历法系统各自有着独特的历法规则和传统。

详细解释

  1. 含义:《历日》主要是指古代依据特定规则来编纂的日历或日书。
  2. 用途:它用于记录一年中的日期,并根据农历(阴历)或阳历的不同,结合节气、节日等信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的重要参考。

造句

  1. 古代的《历日》上记载了详细的二十四节气,农民们可以根据这些指导来安排农事。
  2. 历史学者研究古代文献时,常常会查阅《历日》,以了解特定时期的具体日期和节日习俗。
  3. 这本《历日》详细记录了历代皇帝的登基、册封等重要历史事件。
  4. 传统节气是根据《历日》来确定的,如立春、谷雨等都是依据古代天文观测制定的。
  5.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常常可以看到一本精心装订的《历日》,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指南,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由于“历日”一词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含义及用法。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特定历史时期或用途的详细信息,请告知我更具体的需求,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分词解释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