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夺人之好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不夺人之好的简介:

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 AI解释

君子不夺人之好》这句话出自《左传》,意为“有德行的人不会强行夺取别人的喜爱或所珍视的东西。”其中,“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夺”在这里的意思是强取或剥夺;“好”,在这里指的是一些个人特别喜欢或者珍惜的事物,如爱好、物品等。这句话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避免侵犯他人的私有领域或喜好。

造句

  1. 在公司团队合作中,我们应当学习君子风范,不夺人之好,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 面对好友的个人收藏,我选择了默默欣赏而没有试图强行占有,以体现“君子不夺人之好”的美德。
  3. 小明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常说:“君子不夺人之好”,所以在朋友间从不争抢玩具或书籍。
  4. 无论在哪个领域,我们都应该遵循“君子不夺人之好”这一原则,保持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5. 在一次慈善活动中,参与者们自愿放弃自己的部分物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正体现了“君子不夺人之好”的精神。

分词解释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duó

1 抢,强取:抢~。掠~。巧取豪~。强(qiāng )词~理。2 争先取到:~得最后胜利。~魁。~冠(guàn )。3 冲开:~门而出。4 丧失,削除:剥~。褫~(剥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光彩~目。6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7 漏掉(文字):第八行~一字。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