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恃不恐的拼音、解释、组词
有恃不恐的简介:
恃:倚仗。有所依靠而不害怕。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有恃无恐」。见「有恃无恐」条。
2. 此处所列为「有恃无恐」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罄1>,野无青草,何恃2>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注解〕 (1) 悬罄:家中已经没有贮存的粮食了,比喻家境贫穷。悬,悬挂,贮存。罄,音ㄑ|ㄥˋ,穷尽。 (2) 恃:依赖、依仗。
3. 此处所列为「有恃无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左传》记载了鲁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齐孝公亲自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鲁僖公得到消息后,立刻指派展喜带著酒食、财物前去慰劳齐国军队。才见面,齐孝公就问:「你们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小人会害怕,君子则不会。」齐侯说:「你们国家府库空虚,野地里连青草也看不到,凭什么不害怕?」展喜解释说:「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齐国先祖姜太公辅佐成王时,曾立下『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的盟誓,并且保存在盟府里。齐桓公在世时也尽力在协调解决诸侯间的问题,遵守盟约精神。您即位时,诸侯们都相信您也会遵守先王的盟约,由于我们相信您会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约,所以一点也不害怕。」齐孝公听了以后便撤兵回国。后来「有恃无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有依靠而无所顾忌。
词语详解
有恃不恐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为“晋侯见秦师,曰:‘无惧也。有恃矣。’”意思是说,因为有依靠、支持或保护,所以就不必害怕或担心。
解释:
- 有恃:指有了可以依赖的人或物。
- 不恐:指因此而没有恐惧感。
造句
- 公司高层表示,尽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有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依然有信心并且有恃不恐。
- 作为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强敌时,他告诉自己要有恃不恐的态度,因为团队中有无数经验丰富的队友可以依靠。
- 在困难时刻,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难关,因此不必担心结果如何,有恃不恐,勇往直前。
-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的底气在于日益强大综合国力以及与世界各国的良好关系网,所以中国可以做到有恃不恐地应对任何挑战。
- 当遇到重大决策时,他总是能从团队成员那里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支持,这让他在面对问题时感到更加自信和从容,真正做到有恃不恐。
这些句子展示了“有恃不恐”这一成语的多种应用场景,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在面临挑战或不确定性时,都能通过有依靠而减少恐惧感,并保持积极应对的态度。
分词解释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shì
1 依赖,仗着:仗~。有~无恐。~才傲物。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kǒng
1 害怕,畏惧:~惧。~怖。~慌。惊~。有恃无~。2 恫吓(hè):~吓(hè)。3 疑虑:~怕。~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