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印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印的简介:

bǎn yìn
1.指雕板印刷。

  • AI解释

《板印》这个词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部分:“板”和“印”,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印刷技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书籍复制技术,最早在中国出现,并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高峰。

详细解释

  • :指用于印刷的木板或石板。
  • :通过雕刻文字、图案等在“板”上,然后用墨水涂抹,再将纸覆盖在上面,压印出相同的图像或文字的过程。

雕版印刷技术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加速了书籍和文献的复制与流通,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思想的交流。宋代的毕升虽然以活字印刷术闻名,但雕版印刷作为更为传统的形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人们利用板印技术制作了大量的经书和佛经。
  2. 这本书是用板印术刻印而成的,保存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3.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古籍上的雕版印刷痕迹,能够推测出当时的印刷技术和工艺水平。
  4.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 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文化技术成就,博物馆展出了多件精美的雕版印刷品。

以上是关于《板印》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yìn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