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金刊玉的拼音、解释、组词

封金刊玉的简介:

fēng jīn kān yù
1.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AI解释

关于“封金刊玉”这个词语,实际上在汉语中并没有确切的、被广泛认可的意义或用法。可能是对某些成语或者词组产生了误解或者是自创词。考虑到这个词可能来源于“封金”和“刊玉”的结合,我们来分别解释这两个部分,并尝试根据其含义进行造句。

1. “封金”

  • 释义:“封金”一词在汉语中并没有直接的固定意义。从字面理解来看,“封”通常意味着封存或封号;“金”指的是黄金,常用来比喻财富、价值等。

结合在一起,可能用来形容某种贵重的东西或者具有很高价值的事物被妥善保存或珍视。

2. “刊玉”

  • 释义:“刊”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校正、修订、刊刻等;“玉”则是珍贵的宝石,代表美好和高尚。

将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刊玉”可能意味着精细地修饰、打磨或精雕细琢的过程。

结合两者

若将“封金刊玉”结合起来理解,可以解释为对那些珍贵的事物进行精心保护与修缮。具体到应用上,它可能会用在形容对于重要的文化资产、艺术品等进行维护和修复的行为。

造句:

  1. 博物馆工作人员们正在小心翼翼地为这批珍贵文物做“封金刊玉”般的工作。
  2.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封金刊玉”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心爱之物。
  3. 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采取“封金刊玉”的态度进行传承和发扬。
  4. 这家博物馆对于展品的维护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就像是在做一次完美的“封金刊玉”。
  5. 为了使这部古籍恢复原貌,学者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封金刊玉”般的工作。

请注意,“封金刊玉”作为上述解释,并非标准成语或惯用语,而是基于其字面意义的推测。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情境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kān

1 斫,消除,修改:~误(亦作“勘误”)。校(jiào )~。不~之论(喻至理名言)。2 刻:~石。~印。~本。3 排版印刷:~行(xíng )。创~。~登。~载。4 出版物:~物。报~。书~。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