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定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克定律的简介:

hú kè dìng lǜ
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在弹性限度内,固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与形变成正比关系。其比值称弹性模量。此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胡克提出,故名。对于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成正比关系。其比值称劲度系数(旧称倔强系数)。

  • AI解释

胡克定律》的详细解释

胡克定律,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的名字命名的。该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与施加力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当一个弹性固体(例如弹簧)在其弹性范围内受力变形后,在撤去该力的情况下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数学表达式为:

[ F = -kx ]

其中: - (F) 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k) 是与物体材料、形状及尺寸相关的弹簧常数,表示了施加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大小; - (x) 表示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形变量(或位移)。

负号表明作用力和位移方向相反。在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在工程设计与力学分析领域,胡克定律是理解物体受力变形行为的基础之一。

5个使用《胡克定律》造句的例子

  1. 在制作弹簧秤时,工程师们依据胡克定律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性。

  2.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胡克定律,通过瞬间膨胀吸收能量,减少乘客受到的冲击力。

  3. 实验中我们用到的橡皮筋,在拉伸或压缩之后能恢复原状,这是因为它遵循了胡克定律

  4.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工程师们会利用胡克定律来计算和预测各种载荷下结构的变化情况。

  5. 在设计建筑物抗震系统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弹性特性,并运用胡克定律来确保建筑在地震中能够有效吸收能量而不造成破坏。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