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非文是的拼音、解释、组词

质非文是的简介:

zhì fēi wén shì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AI解释

词语“质非文是”并非一个正式或常见的成语,但从其字面意思来解析,“质”指的是本质、实质或质朴的东西;“文”则常常指的是华丽的文字或表面形式。根据这种解读,“质非文是”的含义可能是强调事物的本质比其表面的形式更为重要。

解释

  • 基本含义:这句话倾向于表达一种观点,认为判断事物的价值应看重其实质而非表面的装饰或形式。
  • 引申意义:可能用于批评过分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价值的行为、思想或是社会现象。

造句

  1. 尽管他写的文章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乏味,但真正有才华的人总是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质非文是》。
  2.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质非文是》,而不是那些浮夸的设计和过度承诺。
  3.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包装和推广上,不如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质非文是》,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与忠诚。
  4. 教育的关键在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不仅仅是教授死记硬背的应试技巧,《质非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5. 企业家们常过于关注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却忽视了产品的真正质量,《质非文是》,这种做法可能得不偿失。

以上是对“质非文是”这一表达形式的理解及应用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语境或书面语言中使用该说法时,建议进行适当的修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流畅性。

分词解释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