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上作乱的拼音、解释、组词
犯上作乱的简介:
fàn shàng zuò luàn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 AI解释
词语:犯上作乱
释义: “犯上作乱”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不尊重或侵犯上司权威、违背朝廷法度的行为,或者指人们起来反抗统治者的暴政。这个成语强调了对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严重挑战。
用法与结构:该词主要作为贬义词使用,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或是定语,用来描述某人的行为或事件。其中,“犯上”指的是不遵守或者违背了上级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作乱”则表示采取了行动反抗或者扰乱正常的秩序。
造句
- 历史背景:古代皇帝对臣民要求严格遵守等级制度和忠诚义务,任何轻视甚至挑战皇权的行为都可能被看作是“犯上作乱”。
-
例句:“在那个年代,官员们如果违背了皇帝的旨意,很有可能就会被认为是‘犯上作乱’。”
-
社会情境:在现代社会中,“犯上作乱”的概念更多地体现在对现行制度或法律秩序的挑战行为。
-
例句:“一些激进分子试图推翻现有的政治体制,这种行为无疑是典型的‘犯上作乱’。”
-
企业环境:企业管理层要求员工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如果有人擅自决定违反公司的规定,则可能被视为“犯上作乱”。
-
例句:“这位员工无视公司高层的指示进行冒险操作,明显是‘犯上作乱’的表现。”
-
家庭关系:在家庭中,长辈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威地位,“犯上作乱”可以用来形容孩子不尊重或对抗父母的行为。
-
例句:“那个年轻人总是不服从家里的规矩,真是典型的‘犯上作乱’。”
-
学术研究:当某个学术观点与主流思想严重冲突时,也可以用“犯上作乱”来形容这种行为。
- 例句:“提出如此激进的改革方案,无疑是‘犯上作乱’的行为。”
分词解释
犯
fàn
1 抵触,违反:~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人。罪~。3 侵害,进攻:侵~。秋毫无~。4 触发,发作:~病。~愁。~疑。5 做错事情:~错误。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乱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