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滩子的简介:

tān zǐ
1.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岸上拉船使船前行的工人。宋.范成大〈爱雪歌〉:「棹夫披蓑舞白凤,滩子挽????拖素虬。」

《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根据我目前的信息库,《滩子》一般指的是河流或江边较为平坦或者低洼的区域,常被用作地名。例如,“滩”字有时用于指代特定的地貌特征,如河滩、沙滩等。

详细解释:

  • 含义:《滩子》通常用来指河流边或湖岸边的一片平坦或低洼的土地。
  • 地理意义:它通常是由于自然冲积作用形成的,这些地区往往有丰富的沉积物和较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活动。
  • 文化意义:在一些地方,《滩子》不仅仅是地理名词,还可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含义。

造句:

  1. 这里的河滩地很宽广,是当地农民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2. 夜晚,河边的沙滩上搭起了帐篷,小朋友们在上面欢腾地玩耍。
  3. 每年春末夏初,滩子边都会举办捕鱼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4.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决定对一些过度开发的滩子进行重新规划和管理。
  5. 学校组织了学生去附近的河滩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

请注意,“滩子”一词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或解释,以上内容基于一般性的理解。如果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语境要求,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tān

1 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头。~涂。河~。海~。盐~。2 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险~。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