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申令的简介:

shēn líng/lǐng/lìng
1.号令。 2.发布命令;下令。

  • AI解释

申令》的详细解释

申令:这是一个术语或词汇,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在现代汉语里,“申令”一般指通过正式程序发布的命令、法令或者公告。从其字面来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 - :有表达、阐述之意。 - :意为命令、法令。

申令”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书面形式详细解释和传达的指令或命令,通常用于强调该命令的重要性和正式性。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中的官文书,如帝王诏书、军令等。

5个造句

  1. 古代朝廷每逢战时,皇帝会下达申令,调动全国兵力。
  2. 《孙子兵法》中提到,在战争前,必须详尽地向士兵宣读申令,确保每个人都知道作战计划。
  3. 历史上有名的文臣武将,常常在出征前,仔细准备并发布申令给部下。
  4. 在古代的科举制度里,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会通过申令通知各个地方官员进行推荐。
  5. 古代一些重要法令或政策实施时,都必须先以申令的形式公开颁布,让民众知晓。

这些例子展示了“申令”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强调其作为正式、重要的命令发布形式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hēn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4 重复,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