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褥子的简介:

rù zǐ
1.坐卧时的垫具。用棉胎或兽皮等制成。

  • AI解释

褥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它的意思通常是指一种比床单薄、比被子厚的小型卧具。它主要用于增加睡眠时的舒适度或保暖效果,常常放在床上或沙发上作为额外的覆盖物。

详细解释:

  • 材质褥子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包括棉、羊毛、化纤等,质地柔软,有的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 用途:在炎热季节可以用轻薄的褥子来增加床铺的舒适度;而在寒冷天气,则可以使用较为厚实的褥子以增强保暖效果。有时,人们也会用它作为沙发上的临时覆盖物。
  • 文化意义:在某些语境中,“褥子”也可能被比喻为某种保护、遮掩的作用。

造句:

  1. 夜晚天气转凉了,奶奶给小明加了一条柔软的褥子,让他睡得更加暖和。
  2. 每到夏天,妈妈都会换上一条透气性好的棉质褥子,让他的床更加舒适宜人。
  3. 来客人的时候,客厅里的沙发被铺上了舒适的褥子,显得更加温馨体面。
  4. 小女孩在她的新床上铺了一条带有花边的红色褥子,看着非常喜庆。
  5. 他特意选购了一块厚实的羊毛褥子来过冬,在寒冷的夜晚能够感受到额外的温暖。

分词解释

1 睡觉时垫在身体下面的东西,用棉絮、兽皮或电热材料等制成:~子。~单。~疮。电~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