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窠石图的拼音、解释、组词
读碑窠石图的简介:
dú bēi kē shí tú
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树木枝干虬曲,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旁有一骑骡观碑者,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气象萧疏。
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树木枝干虬曲,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旁有一骑骡观碑者,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气象萧疏。
- AI解释
《读碑窠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人物画。这幅作品描绘了宋代文人高士在古迹前阅读碑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环境布局,展现了宋代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这幅画作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情感与意境,体现了李公麟深厚的绘画功底及其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详细解释
- 读碑: “读碑”指的是阅读石刻文字。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阅读古迹上的碑文来了解历史、文化或抒发情感。
- 窠石: 在这里,“窠”指岩洞或者自然形成的凹陷处。“窠石”指的是岩石上的缝隙或自然形成的石坑,这些地方成为自然的画框,使画面具有更深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 图: “图”在这里强调这是一幅绘画作品。
造句
- 李公麟笔下的《读碑窠石图》,仿佛让我们穿越回了宋代文人雅集的一角。
- 这幅画不仅展现了宋代的文化风貌,还寄托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与情感世界。
- 在古朴的石窟中读书、思考,在李公麟的《读碑窠石图》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 《读碑窠石图》中的高士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热爱。
- 每当我欣赏这幅《读碑窠石图》,总能感受到画中传递出的宁静与深远,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分词解释
读
dú,dòu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3 求学:走~。4 字的念法:~音。~破。
碑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图
tú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