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简介: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 AI解释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这一成语出自《荀子·儒效》,原文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个成语形象地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强调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不断积累少量的事物或力量,最终可以达到巨大的成果或是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详细解释:这里的“积土为山”和“积水为海”用具体的自然现象来比喻抽象的社会、政治等领域的道理,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通过不断积累小的力量或资源(如土壤、水),最终可以形成巨大的力量或成果(如高山、大海)。
造句:
- 企业的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正如《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所言,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 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往往源于积累。就像古人所说,《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知识的海洋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汇聚起来的。
- 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积土为山,积水为海》说明了需要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才能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
-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告诉我们,它离不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和积累。
- 在文学创作上,也需经过大量的阅读与练习,正如《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厚积薄发才能有所成就。
分词解释
积
jī
1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2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水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