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民战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德国农民战争的简介:

dé guó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

  • AI解释

德国农民战争》是16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起源于1524年至1526年间。这场运动主要发生在德意志地区(当时指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以农民为主要力量,在一些贵族和市民的支持下进行反对封建领主、教会及世俗政府的斗争。

详细解释

  • 背景:中世纪晚期,德意志地区土地所有制极其分散且不公。许多农民因沉重的赋税负担而生活困苦。
  • 起因: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以筹集资金修建梵蒂冈教堂圣彼得大殿,导致民众怨声载道,认为这是对教会及天主教会权威的一种讽刺。
  • 爆发与扩展:1524年开始,在农民领袖如塔普费尔(Tappert)和马加特(Gottfried Hundt)等人的领导下,一场广泛的农民起义在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地蔓延。随后,这一运动迅速传播到整个德意志地区。
  • 目的:起义者希望通过废除领主和教会的特权与税收、取消对农民的奴役,以及获得更多的土地使用权来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

造句

  1. 学校历史课上,老师提到了《德国农民战争》,说它是研究当时德意志地区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案例。
  2. 为了纪念那些为争取自由而战的人,《德国农民战争》被改编成了舞台剧,在大学校园里公演。
  3. 历史爱好者在博物馆参观时特别注意寻找与《德国农民战争》相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
  4. 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德国农民战争》的论文,要求学生深入研究其爆发背景及影响。
  5. 电影俱乐部选择了一部讲述《德国农民战争》的故事片作为本月的讨论主题。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理解和表达《德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分词解释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