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逆民的简介:

nì mín
1.叛逆不顺的百姓。

  • AI解释

词语“逆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词汇,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会因为语境而有所不同。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文本或者某些地方方言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反对政府、反抗权威的民众或群体。然而,在正式文献和学术研究中,“逆民”的使用并不广泛,并且这种称呼往往带有贬义或是批评性的评价。

详细解释:

  • 含义:在某些历史文本中,“逆民”通常是指那些反对官方政策或者进行叛乱活动的人群,强调的是他们与主流社会或政府相对立的状态。
  • 情感色彩:这个词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用于描述不遵从统治者意志的群体。

造句:

  1. 在明朝末年,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聚集起来成为逆民,反对腐败的官僚和苛刻的税收政策。
  2. 历史上的逆民起义往往源于社会底层民众对当前社会秩序的不满与反抗。
  3. 研究逆民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
  4. 尽管被贴上了“逆民”的标签,这些起义者实际上代表了民间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
  5. 政府采取措施缓解社会不公,以减少逆民现象的发生。

请注意,“逆民”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正式或常用词汇,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逆民”一词可能含义的理解而构建的。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并尽量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或争议。

分词解释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