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升平帖的简介:
shēng píng tiè/tiě/tiē
1.晋王羲之法帖名。此帖书于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故名。《晋史》称"逸少书暮年方妙",此帖距其终才三载,故尤为名贵。
1.晋王羲之法帖名。此帖书于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故名。《晋史》称"逸少书暮年方妙",此帖距其终才三载,故尤为名贵。
- AI解释
《升平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没有直接名为“升平帖”的作品。不过,从其名称来看,“升平”二字常常用来形容太平盛世或社会安定繁荣的美好景象,因此可以推测这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文字记载、诗文或者是书信中的一个片段。
在古代文献中,描述升平时光的作品有很多,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升平御览》等。如果假设“升平帖”是某个历史时期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个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解释:假如“升平帖”是指某一时期的文字记录或者书写内容,它很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和谐、国家安宁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造句:
- 这个《升平帖》记录了唐朝初期社会安定繁荣的美好景象。
- 读着《升平帖》,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盛世的气息。
- 王维在晚年写下了多篇描绘升平之景的诗文,其中不乏《升平帖》这样的佳作。
-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升平帖》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作之一。
- 为了庆祝丰收年份的到来,《升平帖》被作为礼品赠送给远方的朋友。
请注意,“升平帖”这一名称在正式文献中并不存在,上述内容为基于“升平”这一概念进行的想象性解释和造句。如果需要具体的作品信息或历史背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以便更准确地解答您的问题。
分词解释
升
shēng
1 容量单位。2 量粮食的器具。3 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帖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