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区的简介:

shí qū/ōu
有共同时间标准的法定区域。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定了时区制度,每一时区内一律使用其中央子午线的时间。东西半球各12个时区。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线,东西两侧各7.5°经线范围内所组成的时区称为“零时区”。然后再向东(或西)方向延伸,以东(西)经15°、30°…180°为中央线的时区,分别称东(西)一区,东(西)二区,……东(西)十二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一小时的地区。地球自转经度十五度须一小时,故于西元一八八四年国际经度会议依地球表面经线将全球等分为二十四时区,以英国格林威治为准,向东每十五度加一小时,向西每十五度减一小时。但时区界线常因政治与地理上因素,而有弹性调整。

《时区》这个词主要指的是地球表面不同的区域划分,根据地理位置和太阳相对于该地区的中天时间(即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来确定。全球被划分为多个时区,每个时区通常覆盖一个经度范围,并且以国际协调的时间标准进行命名,如GMT、UTC等。相邻的时区之间的时差通常是1小时,有时会出现半时区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定义:时间区域的划分,用于描述不同地区的本地时间。
  • 功能:便于跨越地理位置的人们协调时间安排,简化国际通信与旅行计划。
  • 种类:包括标准时区、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某些地区采用的独特命名等。

造句:

  1. 因为我们公司遍布全球多个时区,在安排会议时需要特别注意时间差异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在同一时间参加会议。
  2. 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务伙伴因为时差原因,往往选择通过电子邮件而非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日常沟通和决策讨论。
  3. 当地标准时间为午夜12点时,纽约的时间还是下午5点,这提醒我需要调整我的生物钟以适应东海岸的生活节奏。
  4. 为了确保在国际赛事中公平竞争,所有参赛队伍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时区规定提交他们的比赛时间表。
  5. 在进行跨国项目协作时,了解并尊重团队成员所在的不同时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因时间差引发的工作延误。

这些句子展示了“时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