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笋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笋的简介:

máo sǔn
亦作“毛筍”。毛竹的笋,分布于我国 长江 流域各地山区。大而味美,可食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毛竹的笋,称为「毛笋」。

毛笋》,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特指一种新鲜的竹笋,以其形状细长、表面覆盖着许多短小柔软的绒毛而得名。毛笋是春季常见的食材之一,在江南等地尤为著名,因其营养价值高和鲜美的口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详细解释

  • 种类毛笋是未完全成熟的春笋,属于竹类植物的茎。
  • 生长环境:主要在中国南方湿润地区较为常见。
  • 特点
  • 表面呈土黄色或棕色,覆盖有细小的绒毛。
  • 肉质鲜嫩,口感脆爽。
  •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造句

  1. 春天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毛笋炒肉,那滋味真是美妙无比。
  2. 烹饪时加入一些腌制过的咸鸭蛋,能让毛笋的味道更加鲜美。
  3. 每到春季,乡下的阿姨们就会去山上挖新鲜的毛笋,回家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
  4. 在这凉爽的初夏之夜,与家人一起品尝着自制的毛笋汤,感觉格外温馨和舒适。
  5. 为了健康饮食,妈妈特别喜欢用毛笋做菜,如清炒或炖汤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毛笋作为一种食材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sǔn

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3 同“ 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