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殖民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亚殖民地的简介:
yà zhí/shi mín dì/de
1.即半殖民地。
1.即半殖民地。
- AI解释
《亚殖民地》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通常用于描述某个地区虽然已经摆脱了直接的外国统治,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仍然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或控制的情况。这一概念强调了一种“半殖民”的状态,是完全殖民地向独立国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详细解释
- 定义:亚殖民地是指那些虽然在名义上获得了主权或者自治,但实际上其政治、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文化仍受外部势力(通常指前宗主国或其他强权)影响或控制的状态。
- 特点:
- 政治上可能具有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决策和实际操作往往受到外界干预。
- 经济上依赖于出口特定资源或产品给主要经济力量,缺乏自主发展能力。
- 文化和教育系统可能受到外界文化的强烈影响,导致本土文化被边缘化。
造句
- 例句:尽管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获得了政治独立,但它们的经济和部分政策仍然受制于西方大国,这可以被视为一种亚殖民地状态。
- 例句:在非洲的一些前殖民地国家中,其经济发展模式依旧模仿前宗主国,并且政府官员培训往往依赖于外部机构,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亚殖民地现象。
- 例句:某些拉丁美洲国家虽然已经独立数十年,但由于长期的经济不平等和国际贸易条件不利,它们仍然处于一种亚殖民地状态。
- 例句: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尽管获得了自由市场经济地位,但其经济政策常常需要符合国际金融机构的要求,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亚殖民地状态的表现。
- 例句:在某些情况下,前宗主国为了维护其全球影响力,在其前殖民地国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和教育控制权,这种现象也被认为是亚殖民地的一部分。
这些例子展示了《亚殖民地》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强调了尽管名义上的独立,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外部控制的情况。
分词解释
亚
yà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于你。2 次一等:~军。~圣。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
殖
zhí,shi
1 孳生:生~。养~。繁~。~民地。2 种植:“农~嘉谷”。3 兴生财利:货~(经商)。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