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的拼音、解释、组词

假途灭虢的简介:

jiǎ tú miè guó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灭虢之后,回师途中,亦灭虞国。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假途灭虢代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1. 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以攻打虢国。灭虢之后,回师途中,亦灭虞国。见《左传.僖公五年》。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假途灭虢》这一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其主要指的是在《左传·僖公五年》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晋国为了攻打虢国,先请求虞国允许它通过虞国的土地来进攻虢国。当虢国被攻破后,晋国没有遵守约定,直接将虞国也消灭了。

成语“假途灭虢”中的“假”意为借或借用;“途”指的是道路、路径;“虢”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国名。“假途灭虢”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先暂时利用别人的力量或资源,待达成目的后却置对方于不顾,甚至加以消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以小害大的策略行为。

造句

  1. 在这次商业合作中,公司采取了“假途灭虢”之计谋,先是借助合作伙伴的市场优势打开销路,等到品牌影响力提升后再逐步退出。
  2. 这个项目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假途灭虢”的案例,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合作,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3. 小张同学在学习英语时,先利用了网络课程提供的资料和练习,当他掌握了足够的语言技能后便不再依赖这些资源,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假途灭虢”策略的应用。
  4. 为了快速提升团队的效率,在初期阶段,我们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假途灭虢”的策略,临时借用了一些外部工具和服务来提高工作效率。
  5. 在处理公司内部冲突时,管理层可以采用“假途灭虢”的方法,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暂时缓解矛盾,然后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注意,“假途灭虢”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并不常用,并且其含义更偏向于策略和手段层面的描述。以上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成语所做出的一种尝试。

分词解释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2 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3 〔~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

1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miè

1 火熄:熄~。2 完,尽,使不存在 :~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3 淹没:~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