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拼音、解释、组词
吴承恩的简介:
wú chéng ēn
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西元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淮安山阳人。约生于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极群书,诗文雅丽。嘉靖二十三年贡生,授长兴县丞,隆庆初,归山阳,放浪诗酒。身后诗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纲编纂成《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复善谐剧,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尤以《西游记》一书,为明人四大奇书之一,最为脍炙人口。
《吴承恩》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解释的成语或词汇,而是中国明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吴承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作家之一,著有《西游记》,这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详细解释
- 生平: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
- 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著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和斗争,融合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 文学地位: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个造句
-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它的魅力至今依然不减。
- 为了理解《西游记》的故事背景,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作者吴承恩的生活年代和经历。
-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出来的最经典的神话人物之一。
- 吴承恩笔下的取经之路充满了奇遇与挑战,这激发了无数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词解释
吴
wú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承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恩
ēn
1 好处,深厚的情谊:~爱。~赐。~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德。~典。~惠。~仇。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