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兀的的拼音、解释、组词
可兀的的简介:
kě/kè wù de
1.必定,一定。 2.确实,实在。 3.句中衬字,无义。
1.必定,一定。 2.确实,实在。 3.句中衬字,无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助词,无义。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虽不能勾朝云和暮雨,也强似流水可兀的泛桃花。」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我直著夺得一个可兀的锦标来。」
2. 的确、实在。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你待要重相见面皮难,喒两个再团圆,可兀的路儿远。」
在传统的汉语词汇中,《可兀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它可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或地域性含义。根据我的资料库中的信息,这个词语似乎来源于元朝时期对某些事物或人物的称呼,但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和现代汉语解释可以直接对应于“可兀的”。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解或者特殊的语言环境,我将尝试给出一个较为通用的理解,并提供五个相关的造句。
如果我们将《可兀的》理解为一种历史文献中的术语或是特定语境下的专有名词,则它可能指代某一物品、地点或人物。在没有具体上下文的情况下,我们假设这是一个与元朝时期的某种器具、官职或者特殊称号有关的词语。
以下是五个相关的造句(注意这些是基于推测性理解构建的例子):
- 在元史的研究中,学者们常常提到《可兀的》塔,这是当时的一项重要工程。
- 据记载,《可兀的》曾经是某个官职的名称,在朝廷中负责某一方面的重要事务。
- 他经常吟咏着《可兀的》之歌,歌颂着元朝时期繁荣昌盛的时代。
- 研究者认为,“可兀的”可能是某种珍稀药材的名字,其价值在当时的市场中非同小可。
- 在历史小说中,一位英勇的将军被封为“可兀的”,以此表彰他的功绩。
请注意,以上造句基于对《可兀的》可能含义的一种推测,并没有确切的历史依据或文献支持。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或者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著作。
分词解释
可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兀
wù
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的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