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衙役的简介:

yá yì
古代官署里的差役:三班衙役|忙唤了个心腹的衙役进来商议。

  • AI解释

词语:衙役

释义:衙役”是古代官府中从事杂务和执行公务的下级人员,相当于现代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中的勤务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包括维护治安、传递文书、看管犯人等。衙役一般由地方官员任命或直接招募,其社会地位较低,但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造句:

  1. 在古代,许多有正义感的人都不希望成为衙役,因为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
  2. 衙役们负责处理各类案件中的具体事务,包括传唤证人、调查现场等。
  3. 尽管衙役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他们对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古代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描写衙役的情节,通过这些角色展现了官场的风貌。
  5. 衙役们不仅要遵守法律和上司的命令,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以上是关于“衙役”的详细解释及五个使用该词的例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旧时官署之称:公~。~门。~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役。2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3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柳~。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