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纳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献纳司的简介:

xiàn nà sī
1.即献纳院。

  • AI解释

关于“献纳司”,在历史上确有其特定含义,但请注意,这并不常见且可能涉及较为专门的历史知识。在古代中国,“献纳”是指向皇帝或上级机关进呈财物、文书等以供审阅和参考的制度。“司”是官署的意思,即负责某项工作的行政机构。

详细解释:

“献纳司”通常特指某一朝代中负责接收、审查并处理臣民或官员所献上来的物品或者建议的一个政府部门。在某些历史时期,这类机构承担了收集民间智慧和资源的重要职责,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具体名称与职能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

由于资料有限,“献纳司”作为一个特定名称的使用场景较少被提及。它更多是出现在对某个朝代或时期的描述性文字中。

5个造句:

  1. 在明朝时期,设有专门的献纳司来接收并处理臣民的意见和建议。
  2. 由于皇帝重视民间智慧,“献纳司”在当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某些重要的奏疏或呈文曾通过“献纳司”的渠道被送至朝廷。
  4. “献纳司”的设立,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对多样意见和信息的包容性。
  5. 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关于“献纳司”运作方式的珍贵文献资料。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常识以及历史背景推测而来的,并非直接引用自特定文献。在使用或引用时,请确保符合实际的历史情况。如果有特定时期或者地区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或研究论文以获得准确的知识。

分词解释

xiàn

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

1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2 接受:采~。笑~。~谏。3 享受:~福。~凉。4 缴付:~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6 姓。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